第1259章 掀开盖子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
小牛吧 >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> 第1259章 掀开盖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59章 掀开盖子

  “大家是不是是担心朕会废相?”赵昺从王应麟吞吞吐吐的话语及神色变化已然猜到了其的想法,他直言不讳地道。

  “……”王应麟可能没有料到小皇帝会这么警惕,从自己的只言片语中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,并直接揭开了盖子,将矛盾爆发出来。这让他有些慌张,又有些不知所措,一时不知如何辩解,只能默然的低下头。

  “朕并没有废相的打算,可能是朕所为让卿多心了。”赵昺看其沉默不语,显然是默认了自己的猜测,他笑笑道。

  “陛下,臣妄自猜测圣心,罪该万死!”王应麟知道猜度圣意,向来是为大忌,一旦会错意那就会给自己,乃至整个家族,甚至利益团体带来灭顶之灾。而当下小皇帝虽表明了态度,但他仍然惶恐不安,担心也许因为自己的不慎让小皇帝心生警惕,会加快废相的步伐,或是行事更加隐秘。他翻身跪倒请罪道。

  “汝尽可将朕之言转告给大家,让诸臣安于本职,切勿误了国事。况且这只是我们君臣间的私下之言,何罪之有!”赵昺起身亲手将其扶起笑笑道。

  “谢陛下宽宏大量,臣惭愧,定然殚心竭力,绝不会有丝毫懈怠。”王应麟再次叩拜施礼才起身道。可他也清楚,小皇帝未必因此而收了废相的心思,可也明白小皇帝不在乎自己将其‘不会废相’之诺传播,起码暂时不会付之行动。

  “伯厚提议世楷担任应天府留守之事,朕以为其资历尚浅,不足以担起此重任,可以先任徐州知府历练一番,伯厚与文相等人商议下,看其可否能称职?”赵昺岔开废相的话题,转而言道。

  “臣回去便向文相去书,商议此事,早些定下来,也能让吾卸下肩上的胆子!”王应麟自然不会再提那个敏感的话题,连忙应下来。

  “至于应天府,当前即没有打算重新升为南京,也就不必设留守之职,朝廷只要按照章程任命一名府尹就好。”赵昺点点头又道,“应天府地处前沿,即便与蒙元达成和议,将来一段时间内大的战争应不会有,但是小冲突会时有发生,朕准备将淮北镇抚司设置于此,以备不需。赵孟锦领兵多年,军功卓著,以其镇守应天府可保淮北无忧。”

  “陛下安排甚是妥当!”王应麟点头称是道,“臣还有一个提议,赵置使既是统兵大将,也是皇室宗亲,正可提举鸿庆宫,想来朝中也无异议!”

  他也清楚小皇帝对赵孟锦在军事上甚是倚重,私下也是一直以宗伯呼之,而以其此次北伐的功劳封为郡王几无旁念,甚至会一步到位让其入嗣为亲王,毕竟当下皇室宗亲大多被蒙元掳走,流落北方,余者也是散落四方不知所踪,或是失了玉牒金册导致无法重新入宗。而小皇帝如此敕封其既能褒奖其功,也能够借此收其兵权,消除其隐在的威胁。

  “嗯,此确是两全其美之策,朕记在心中了!”赵昺果然面露喜色地道,好像放下心中重负一般。

  “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等的本分!”王应麟看小皇帝高兴了,心中也是一喜,希望其不要因为刚才的事情而恶了自己。至于陈普也只能说声抱歉了,谁让你不长眼,不仅拒绝了皇帝的‘好意’,还暗自诋毁其,甚至欲挟‘民意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结果更让陛下厌恶,这真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  接下来,君臣两人都识趣的没有在提这些敏感的话题,转而说些闲事,共用了午膳后王应麟才告退。在外人看来,君臣间是其乐融融,关系十分融洽。而只有当事人知道刚刚有多么凶险,王应麟走出行营才敢擦擦冷汗,感觉衣衫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浸透。

  王应麟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,殿中的皇帝虽然年轻,但也是皇帝,尽管其刚刚隐藏了齿爪,但谁也不敢小视,几十万蒙元精兵就刚刚毁于其下。刚刚若非应答妥当,陛下表现了克制,只怕不仅他走不出行营,朝中也将掀起一场风暴,不知道多少人要在其中人头落地。

  在王应麟离开后,王德发现小皇帝脸色尽管平静,依旧坐在案前批阅奏章,但是久久未语,半天也未写下一字,而手中的朱笔已经被折断。他知道陛下在极力压制自己心中的怒气,也不知如何劝解,只是摆手让内侍们悄悄退出去,然后掩上门侍立在旁,这才听到陛下吐了口长气,殿中也传来了其踱步声……

  赵昺深知自从人类建立王朝后,皇权确立,历朝历代皇权和相权就像一对冤家般相辅相成,相爱相杀,此消彼长,两者间的争夺从未平息。但是无论是改朝换代,还是政治革新,都未曾出现过废除‘丞相’之制,一直相伴相随。

  在历代中,赵昺知道相权最盛的时代,莫过于西汉初年,也是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的时期。彼时三公高官,全部是功臣列侯担任,丞相开府,总领一切政务,皇权对行政的干预,只能限于在一个顶级功臣列侯的圈子里更换人选,也就是丞相的人事免职。

  直到汉武帝时代,其才通过不断地掺沙子、扔石头,重用外戚、设置大将军、大司马,逐步平衡、侵夺,最终行政权力才拿回到刘氏皇帝的手中。这种政治形态,就是最高既得利益集团和皇族的结盟,互相制约决定的关系。

  另外一种形态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士族体系,这些士族形成了一个“小圈子”,小圈子的舆论和人才供应,对皇帝的权力形成制约,但是论权势,皇帝作为最大的“势族”,拥有更大的自主权,可以任命自己中意的“圈外人”担任宰相。如此也就形成了“群相制”,不再是独相了。但“群相”仍是相,比如门下省就有封驳诏书的职权,台谏官也会对皇帝的行为进行道德规劝和约束,用风评、舆论来限制皇帝。

  到了唐朝皇权得到了扩张,无论是从上述的文治绕过台省,还是在军事力量上,皇帝直接控制的北衙禁军的扩张,直到中晚唐,内廷宦官把持的枢密院权势甚至压倒了南衙的宰相们。这种形态,其实是分庭抗礼式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。当然,皇帝如果不在乎这些,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“硬来”,比如武则天之后不断加强的“翰林学士”等制度,就是独立于原本的台省官员体系的建构。

  等到了宋朝,赵匡胤一句‘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’,便将皇帝的权力大部分让出,形成了皇帝完全是依赖文臣行政,宰相对于皇帝的指令,完全可以通过程序让他无法执行,皇帝也没有别的渠道来行使他的权力。这种形态是依赖,文臣是主导皇帝的。知道宋神宗元丰改制才通过制度打压相权,皇帝的日子才好过些。

  当赵昺来到这个时代后,他就意识到皇权基本已经丧失殆尽,皇帝也不过是仪式上的泥胎。现有陈宜中把持朝政,后有张世杰控制朝野。即便在他为了避免残宋朝廷走向分裂,形成南明政权群王争斗走向灭亡的局面,而不得不忍辱负重继承了皇位时,形势依然十分恶劣,处于随时被废黜的状态。

  好在赵昺在崖山之战后力挽狂澜,又有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属下,此消彼长之下才让局面稍有改观,但是也仅获得些话语权而已。为了获得权力,他只能不懈的与文臣们周旋,不断的壮大自己以争取更多的权力。且赵昺知道‘相制’并非没有被取代的时候,后来的明朝就是如此,起码在朱元璋掌权的时代,就被取消,形成了新的内阁制。

  因此赵昺在争斗中开始有意仿效,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朱元璋那么大的权力,可以通过大清洗整顿朝纲,但不妨碍自己利用形式和矛盾逐步收回权力,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。在权力得到巩固,这期间他并非没有想到过废除‘相制’,清除这个处处擎肘的绊脚石。

  而朱元璋之所以要重新定义皇帝和皇权,同样是有感于皇权受到了制约。在明初,中书省是国家的执政中枢,由丞相直接管理、统辖六部。这个制度起源于汉代中书令,唐代定为中书省,后来几经变动,直到明初。中书省在唐宋时期,权力就已经非常之大。

  所以朱元璋首先就拿中书省开刀,比如著名的“两份关白,一份给皇帝,另一份给丞相”。这里的关白指的是官员们呈给皇帝的相关报告。可是每天呈上的关白太多,皇帝也看不完,所以一些不重要的关白就由丞相以及中书省给直接答复了,皇帝只需要处理比较重要、比较棘手的就行了。

  这其中丞相就可以先于皇帝私自审阅官员的奏章,并及时将不利于自己的奏章拿掉,使皇帝无法了解所有情况,又蒙在鼓中而不自知。而此等事情当然是一个有为皇帝不能容忍的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iaoniu8.com。小牛吧手机版:https://m.xiaoni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